李聚奎上将回忆:余天云当年想假装手枪走火打死我,被叶成焕拦下
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08:58    点击次数:174


图片

楊丿662025-07-17 06:05

余天云这个人,说起来,八十多年前的往事,也就是世纪的尘埃,可落在人头上,有时候就沉甸甸的。1933年夏,川陕根据地正值最焦灼的调整,一场大规模的军队重组给不少人贴上了全新的标签。四方面军由原本的四个师突然膨胀,每一个师长摇身变成了军长。王宏坤、何畏、余天云、王树声,这四个人在军名录上并排出现,谁也不会想到,这里面唯独余天云,后来引发了那么多撕裂的回忆!

图片

余天云此时的身份红30军军长,政委是李先念。他的锋芒,从来都是直接显露,他的桀骜,根本不懂那种客套。他对李先念其实一点也不客气。山头阻击战打得焦头烂额,余天云在指挥部阴阳怪气地逗李先念:“你李政委再给兄弟们讲讲劳动课是不是就能攻下去了?”旁观人谁听了这场对话不皱眉?气氛都得僵住吧。而李先念多数时候选择不理会,他更多是盯着部署,发愁怎么啃下那块硬骨头。战场急躁,指挥部里却暗流涌动。

性格这东西,有时候是救命符,有时候反噬。他能从农民跑到军长,靠的是狠劲和手腕。傅钟将军晚年回忆,提起余天云身边警卫、通讯员,几乎个个被打过。“通讯队百十号人,没有幸免。”傅钟的话半信半疑?但类似的事,红四方面军内部听得太多,谁也不稀奇了。

图片

余天云打人的手法也有点讲究效率,连动物都逃不过。一次他骑马山路,马失前蹄把他掀下来,翻身就是一枪,马夫中弹倒地。不问缘由先开枪,这要搁别人试试?仅凭这点,早就吃不了兜着走,可当时正值乱世,谁都还没时间计较。那段日子,指挥员权力很大,心情不好发点火仿佛也没人拦得住。大环境如此,余天云只是做得更绝。

同僚之间的冲突就更加直接。某次,红30军政治部主任张成台与余天云观点对立,争到最后,余天云出手扇了张成台一巴掌。张成台怒火冲天,坚持要调离。军中的人情味,在余天云那儿算不得一回事。类似的,还有红89师政委杜义德。身为政委,自己缴获了一把20响快慢机驳壳枪,余天云却硬说是30军的,要收回。

图片

还有,余天云在红军大学听课时,也四处惹祸。郭天民老师上防空课,余天云问一句讲点啥,得到“防空”二字,当即冷嘲:飞机还能咋的?我们才不怕。郭天民当场下不来台。彭绍辉也是老师,也被余天云顶撞,竟被呛道什么“老子不学也会打仗”!这种话大家是不是也听着很耳熟,在一些饭局、队伍里,说不定打过照面?

别以为他只顶撞同级。他对上级照样不放在眼里。红军大学校长刘伯承批评余天云仗着自己身份搞排场,带着警卫员给自己放哨。余天云根本不收敛,刘伯承一怒之下收缴了他和警卫员的枪。再高一级的朱德,余天云也未必就服气。红1军3团长周时源因战功送了头骡子给朱德,余天云知道了,直接派人抽了团长一顿。具体理由?没人明说,也没人敢拦。这股气场,就是那时候的“官气”。

图片

不过,这么桀骜的一个人,真遇到硬仗时却不掉链子,这让外人分外困惑。柳林河那一战,四方面军苦拼卫立煌八万大军,指挥所眼看要被突破。徐向前肩膀中弹,各自开枪还击都快守不住。余天云领人咬牙杀进来,生生把对方顶了回去。要不是他,后果真不好说。

他也不是完全没人缘。有时候挺够意思。开国中将刘昌毅当年被错抓,是余天云去找人,把刘昌毅放出来。胡奇才、刘昌毅这样的人,对余天云都有认可。打仗行,做人不行?谁判断得清。

图片

余天云的脾气,其实注定了许多事都绕不过去。刘伯承不能忍,写文章点名批评他;余天云不服,拔枪威胁。气氛一下子僵了。张国焘只好让他“反省”,关进禁闭。红军内部的斗争,有时比外头的枪炮还要艰难。何畏这个时候也盯上了余天云,原本关系不睦,这下彻底翻了脸。

雪上加霜的还有,余天云的妻子刘伯新因枪杀牧民牦牛,被判处极刑。这对他打击巨大,不管之前多硬,人的情感边界到了头谁也撑不住。没过多久,余天云随大部队转移,途中坚持不骑马也不走路,最后路过铁索桥直接从担架翻身入水,自尽了。很多细节说法不同,是意外还是主动?没人能完全说清。

其实说到头,那个年代,人的命运,常常和性格、局势一起缠绕成麻。余天云这样的人,确实是“四方面军的狠茬儿”,他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生存逻辑。重事实,不讲情面,谁都不服,最后自己也栽了跟头。

可是,埋头体会一下,许多将军当年都是凭本事一步步打出来的,但身上的“军阀脾性”真要改掉,没几个人舍得也没几个人能行。胡奇才能做到,余天云做不到?不一定,全看碰到的是谁、当时的气氛咋样。这点上,每个人的表达都不一致。

有些红四方面军老部下,后来调侃余天云是“能指挥战斗,难指挥自己”,听着像冷幽默,也带几分真实。但有人顶他不顺,更多人其实佩服他的作风。热血、野蛮、不怕冒犯。红军早期,敢打敢拼就是资格,哪有人讲究什么温良恭俭让?到现在去看,人与事都像是隔着一层旧照片,模糊又真切。

如果说余天云有错,那时代也难说没错,所有人被一阵狂风裹着向前跑,跑得快,跑得猛,有本事就能出头。只要战功九死一生,生死面前几句狠话几记耳光,谁还太在意呢?可是时间过去,大家的回忆里,多多少少都有点不甘和遗憾。

不过细想,余天云这样的人物,画在中国革命画布上,才有这么一笔血肉。不够完美,很难让人毫无保留地喜欢;可也正因这样,才有人记得住,才让后人反复去谈论这个人的是非。

有些结局,无论从哪个角度看,都算不上圆满,但真实的人生、历史,大概就是这么回事,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风平浪静。

图片

作者声明:内容取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
Powered by 万博的玩法规则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